查看原文
其他

The Innovation | 全民核酸检测:一种亟待探究的新冠控制策略

Mingwang Shen TheInnovation创新 2021-06-26

导 读

截止到2021年5月5日,全球超过1.54亿新冠病例被确诊,其中近323万病例死亡。中国为控制疫情,曾在3个人口超千万的大城市实施全民核酸检测(Mass testing),例如处在疫情初期的北京、青岛,以及疫情结束后的武汉。此外,大连、石家庄、喀什、瑞丽等城市在疫情初期也曾实施过全民核酸检测。英格兰、卢森堡公国、斯洛伐克等国家也相继采取了全民核酸检测的手段控制疫情。然而,关于全民核酸检测实施的最佳时机、成本效果以及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等问题亟待探究


为此,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纽约市西奈山伊坎医学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理论框架进行解释和阐述。研究指出:

01


当追踪隔离不能有效控制疾病传播时,全民核酸检测才有必要作为补充手段去实施(图1)。据以往研究估计,当追踪隔离效果较好(能追踪到>80%的密切接触者并及时隔离)时,新冠疫情能在3个月以内得到有效控制,这在中国2020年1月-4月实际防控经验中已得到验证。武汉在解封后实施全民核酸检测是为了彻底消除对当地潜在无症状感染者的担忧,重拾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信心。但其他城市在疫情初期出现本土新增病例后实施全民核酸检测则是为了降低大规模暴发的风险。理论上,当本土传播仍处在初期时,高效的追踪隔离足以遏制疾病流行,可能并不需要实施全民核酸检测。尽管全民核酸检测能在短时间内充分发现感染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弥补追踪隔离可能遗漏的传染源,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流行病学指标决定何时从追踪隔离切换到全民核酸检测,亟需更深入地探究全民核酸检测的最佳时机。


图1 追踪隔离和全民核酸检测控制新冠传播的时机、成本效果和可行性示意图。


02


实施全民核酸检测时需综合考虑它的成本和收益。首先,当疾病的潜在暴发风险较高时,实施全民核酸检测能够发现大量原本无法及时诊断的病例,从而避免进一步的感染发生,将使后期节省的医疗费用(即收益)超过前期实施全民核酸检测的成本。其次,实施全民核酸检测的成本越低越好。在中国和卢森堡公国实施的混样检测(每5-10人的样本放在一起检测,发现阳性时再对其进行二次采样并单独检测)已证明针对低流行区域是一种行之有效降低检测成本的方法,但针对高流行区域,需降低混样检测的样本数。由于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不能达到100%,必要时还需要进行重复检测并结合临床诊断排除假阳或假阴样本。最后,还需从卫生系统或全社会角度综合考虑。全民核酸检测常会导致当地卫生系统超负荷运转以及局部地区的封锁,影响短期内经济发展,但有利于全面评估疫情暴发风险,早日恢复社会正常运转,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更小。不同角度下实施全民核酸检测的成本效果分析亟待探究。


03


实施全民核酸检测时应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首先,要有强大的检测能力和组织能力,使得大规模人群在短时间内能得到检测。通常可采取混样检测来提高检测能力,或者针对检测能力有限的地区和国家,在封锁时连续数天每天检测相对较少的一部分人口(例如5%-10%)从而逐渐达到较高的检测覆盖率。其次,检测费用需统一由政府支付,使因疫情导致收入影响较大的人群也能参与检测。检测点应离居民的居住地或工作场所不远,从而尽可能减少长距离出行和交通工具上的传染。同时,应利用检测预约系统,分时段有序检测,避免人员聚集,并严格做好检测点的消毒工作。最后,由于全民核酸检测导致经济社会运行短暂停摆,不应反复实施,而且在实施时,需严格控制区域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人口流动,防止高风险地区进来的输入病例。




总结与展望

当追踪隔离无法有效控制疾病传播时,可以实施全民核酸检测,但需综合考虑疾病的流行风险、检测成本和封锁导致的经济影响等成本效果因素,以及检测能力、人口可及性和流动性等实际操作可行性因素。亟需更多定量研究对此进行评估。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the-innovation/fulltext/S2666-6758(21)00039-4

本文内容来自Cell Press合作期刊The Innovation第二卷第二期将以Commentary发表的“Mass testing: An underexplored strategy for COVID-19 control” (投稿: 2021-02-07;接收: 2021-04-09;在线刊出: 2021-04-28)。


DOI: 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1.100114


引用格式:Shen M., Xiao Y., Zhuang G., et al. (2021). Mass testing: An underexplored strategy for COVID-19 control. The Innovation. 2(2),100114.




作者简介

沈明望,数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理论流行病学、生物数学、传染病动力学建模、卫生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研究。曾获“徐宗本应用数学论文奖”(一等奖)、西安交通大学第七届“十大学术新人奖”。


李岩,纽约市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副教授,卫生政策模拟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系统科学与大数据在人群健康领域的应用、医疗卫生管理、卫生政策经济学评估与成本效用分析。


张磊,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中澳传染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公共卫生与数学、统计学、人工智能、卫生经济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




往期推荐

The Innovation | 直接病原学证据:无症状患者可引起COVID-19传播

The Innovation | 法匹拉韦抑制新冠病毒复制的机制

The Innovation | 非洲应对COVID-19:尼日利亚的特点和挑战

The Innovation | 环境温度对新冠肺炎传播速率的影响

The Innovation | COVID-19患者不同呼吸道样本核酸检测阳性率的比较

The Innovation | 地理学新方法: 中国新冠肺炎防控措施成效评估

澳大利亚|维州解封:如何避免再次暴发?

保持社交距离在中国防控新冠疫情中的效果评估

美国 | 城市空气污染可能增加新冠肺炎病死率和死亡率




期刊简介


扫二维码|访问期刊官微


The Innovation 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往期作者(Volume 1 Issue 1 -- Volume 2 Issue 1)来自全球24个国家;每期1/3-1/4通讯作者来自海外。目前有182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1个国家;51%编委来自海外;包含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6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等数据库收录。


期刊官网1(Owner):

www.the-innovation.org

期刊官网2(Publisher):

www.cell.com/the-innovation/home

期刊投稿(Submission):

www.editorialmanager.com/the-innovation

商务合作(Marketing):

marketing@the-innovation.org




Logo|期刊标识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让你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让你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让你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让你从此走起。




第1卷第1期


第1卷第2期


第1卷第3期


第2卷第1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